邮箱:yanghan@163.com
手机:13905188715
电话:0571-87859897
地址:杭州市滨江区月明路66号浙水大厦A座
发布时间:2025-07-30 19:28:10 人气:
“臧学文患肝癌,需定期送药”“胡庄组路下雨就泥泞,群众出行难”“红薯丰收,但卖不上价,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网站储藏还容易烂”……自2023年9月到老臧庄,山东大学派驻河南省确山县三里河街道老臧庄社区张力勇用3个月的时间,细致遍访社区14个居民组,记了3本民情日记,翻开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村民的各种诉求。
“社区党支部凝聚力不强,党员带头作用不明显”“农作物种植种类单一,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”“群众出行存在断头路,小学基础设施、教学设备陈旧”……张力勇“把脉”村庄后,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网站聚焦党建、产业、民生3个维度。之后,他在笔记本上写下“诊断结论”:“老臧庄的问题,是‘守着好资源不会用’。破解之道,需要以知识的力量激活党建、产业、民生‘三驾马车’,把本地特色变成产业优势,让民生短板成为振兴起点,构建乡村振兴闭环。”
摸清了家底,张力勇抓工作有了底气。他提出“双统一、双促进”模式——党建与产业发展统一规划、统一落实,用产业成果检验党建成效,以党建成效推动产业升级,在强班子、树标杆、筑阵地方面持续发力。为建强班子,他倡导规范“三会一课”,把学习会与产业研讨会有效结合。为树立标杆,建立党员包片制度,党员结对帮扶63户脱贫监测户,形成“党员包片、群众抱团”格局。为筑牢阵地,打造“红色议事厅”,先后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,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。
在张力勇看来,产业是脱贫致富的“引擎”,必须立足本地特色,注入科技含量。为促进绿色农业升级,他经过不懈努力,争取930万元资金,建成“为农服务中心”,引入山东大学仓储技术,使粮食损耗率显著降低。与“岗杠地红薯姐”企业合作,流转土地800亩种植高附加值红薯,开发粉条、冰薯等产品,带动50余脱贫户、监测户家门口就业,带动村集体增收。同时,他利用山大科研优势,推动研发药食同源产品,long8-龙8(国际)唯一官方网站借势“千珍万确”品牌打造老臧庄特色。
为实现特色养殖破局,张力勇结合当地水土、气候等条件,深入研究市场资料,多次邀请专家实地考察指导,对接山东相关企业,制定了“生态种鸡+高品质信鸽”的双羽经济策略。如今,社区拥有5000余只采用“跑养+益生菌”技术的生态种鸡,市场供不应求。在可容纳2万羽信鸽的高标准养殖场内,1000余羽幼鸽健康成长。“我们的信鸽品质好,可创收可参赛,还能打造出‘养殖+赛事+旅游’产业链,预计2025年增收20万元。”张力勇介绍。
为推动新兴业态创新,张力勇借鉴学习蟋蟀产业成熟区的经验,组织村干部先学先试,共同发展斗蟋电商,并推动建成驻马店首家蟋蟀市场。目前,预计产业初期即可带动村民在“轻参与、稳增收”基础上平均年增收3000元。他还将个人两年6万元驻村工作经费全额用于购置直播设备、电商培训器材等,开设“老臧庄知识讲堂”,培训村民直播技能,每月为村民授课,内容涵盖农业技术、电商运营、法律常识,培育出6名“乡村致富带头人”。
“振兴不只看数据,更重要的是能看到村民安居乐业、幸福生活的笑脸。”张力勇说。在他的推动下,老臧庄民生工程实现大跨步提升——修建1500米水泥路,解决750名群众出行难;铺设1600米主管道,为565户安装智能水表,让村民喝上薄山湖放心水;建设2个笼式运动场和3条健身路,安装健身器材26组;建立确山首个“山东大学科普教育基地”,为老臧庄小学捐赠图书、文体教具、科普设备等,修缮小学教师公寓;重启“从大山到山大”游学活动,先后组织60名确山学子走进山大点亮梦想,让孩子接触前沿科技,让科技种子扎根童心。
“以前愁路滑,现在水泥路平;以前怕水脏,现在龙头一拧就出清水;娃娃们在学校能用上显微镜看世界了……”村民们的朴实话语,道出了“出行畅、饮水安、环境美、教育优”新生活的幸福感。
来到确山驻村后的张力勇,对自己的名字也有了新的理解——“张”是张开双臂拥抱乡村,“力”是聚科技活力激活动能,“勇”是勇担党员使命深耕基层。他认为,驻村工作不仅要用党建理论夯实治理根基,更要发挥“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”的知识分子担当,通过高校资源引入破解产业技术瓶颈,以知识传播激活村民内生动力,最终实现“理论研究—技术转化—产业落地—民生改善”的驻村工作闭环。(张新义 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范亚旭)
相关推荐